抗疫凡人 |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初冬,太阳轻柔地把20℃的阳光披在人们身上,又是一个平静而惬意的午后。
年近60的孔令华坐在窗边,静静地看着阳光在墙上勾画出他瘦弱的形状,那一刻,屋外的“惬意”沿着光溜了进来。
而在这面墙的另一边,住着另一种令人谈及色变的“阳”——新冠确诊的阳性患者。
闹铃在响起的一瞬间被老孔关闭,他揉了揉贴着止疼膏药的双腿,伸手端起桌上的水杯,一仰头,两粒药囊在水流的簇拥下,快速通过喉咙的闸门,奔跑着去完成它们的使命。
距离新冠疫情初发已经过去三年,老百姓戏称年号“新冠三年”,这也是老孔来到北院隔离病房里的第三个年头。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常年高危险、高负荷的工作,让他的双腿落下了关节痛的毛病,只能依靠贴膏药和口服止疼药缓解。
自疫情爆发之初,尊龙凯时学附属尊龙凯时北院区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尊龙凯时,迅速组建了一支进驻隔离病房的医疗救治队伍。
医疗垃圾收集转运工作也成为定点收治工作甚至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有序保障的重要环节。
面对这个高危岗位,家庭并不富裕的孔令华毅然辞去了工作之余的零工,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进驻北院隔离病房。
患者使用过的针头、医护人员换下来的防护服、包裹着患者体液的纱布等等,就成了孔令华每天都要面对和处理的带有新冠病毒的高危医疗废弃物。
这种工作让老孔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大大增加,甚至可能超过隔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
老孔一手撑着膝盖,一手扶着桌子,用力的站起身子。
“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帽子、配含氯消毒液、分装、二级防护、收集医废、转运至暂存地、称重、记录、暂存地消毒、脱防护服、脱乳胶手套、洗手、洗澡、更衣……”他一边在心里默念每一个步骤,一边仔细地执行着《新冠肺炎定点收治院区医疗废物转运流程》,这样的工作他每天都在严格地重复。
孔令华用自己的默默坚守,为疫情防控一线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确保了定点收治工作正常运转。
而这一守,就是零失误、零感染的三年!
用孔令华自己的话说:“我个人少点收入无所谓,疫情防控是大事,只要能为疫情防控作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相比冲锋一线的“大白”们,他的身上少了一点神圣的光环;相比手持加样枪“狙击”病毒的检验员们,他的身上少了一点科技的加持。
但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有些英雄看似平凡,却会为了照亮他人而默默地散发光芒。
孔令华用三年内核酸检测结果的全“阴”,默默守候着那一缕疫情过后终将到来的温暖阳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